专访「女股神」Cathie Wood:揭密 Ark Invest 加密货币投资方法论
为暗黑FANS提供最客观的资讯…… diablofans.com.cn
CoinDesk 专访 Ark Invest 执行长 Cathie Wood,她阐述了稳定币的普及如何影响她对比特币的预测、她独特的投资哲学,并揭密 Ark Invest 的加密资产配置方法论。本文源自 Coindesk 所着文章,由LenaXin,ChainCatcher整理、编译及撰稿。
(前情提要:Cathie Wood:比特币持有者或将 BTC 转入 Coinbase 抵押贷款买房 )
(背景补充:女股神上车以太坊!方舟投资BitMine 1.82亿美元;SharpLink Gaming再买8万枚ETH )
本文目录
- ChainCatcher 编辑提要:
- 精彩观点
- 过高税率反而抑制税收增长。
- 联準会主席鲍尔打破平衡,既有明年五月任期将至的政治考量,更折射出深层经济隐忧。
- 若高利率环境持续,房价实质性下跌将成为解决住房危机的唯一出路。
- 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「滚动式衰退」向「超预期复甦」切换的前夕。
- 以太坊网路正成为稳定币爆发的主要载体。
- 比特币的两大核心价值:机构配置数位资产的入口与黄金的数位化形态。
- 在牛市情景下,比特币五年内突破百万美元的目标依然成立,甚至可能大幅超越。
- 我们更聚焦 AI 的潜力边界,这才是当前真正的变革主线。
- 从投资角度看,欧洲等市场存在监管碎片化和地缘风险。
- 我认为 AI 将很快颠覆传统量化策略,使其彻底商品化。
嘉宾:Cathie Wood,ARK Invest 执行长兼资讯长
播客日期:2025 年 8 月 12 日
ChainCatcher 编辑提要:
本文整理自 Coindesk 与 Ark Invest 执行长兼资讯长 Cathie Wood 的焦点访谈播客,她阐述了稳定币的快速普及如何影响她对比特币 (Bitcoin) 150 万美元的着名预测,探讨她投身经济学研究的个人历程和独树一帜的投资哲学,揭密 Ark Invest 的加密资产配置方法论、透明化策略运行逻辑与监管困境。
ChainCatcher 进行了整理和编译。
精彩观点
(一)Cathie 的崛起之路
CoinDesk:关于市场、金融体系和创新,最早让您印象深刻的是怎样的记忆?
Cathie Wood:大学时期,我完全不清楚未来方向,于是尝试了各种可能。工程学、教育学、地质学、天文学、物理学…真的涉猎了所有领域。说实话,当时没选修经济学,部分原因或许正是父亲特别希望我选这门课。直到大二最后一学期,我在 UCLA 才选修经济学,结果彻底着迷。
在发现 UCLA 没有大学部商科课程后,我立即转学至南加州大学,遇见了着名经济学家亚瑟·拉弗。正是他看出我对经济学的热忱,将我引荐至当时洛杉矶最大、最负盛名的投资机构:资本集团。
初入公司时,我对金融世界一无所知,却瞬间找到了经济学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。参与市场活动的感觉让我几乎立刻爱上了投资行业,我意识到这份工作不仅支付薪水让我学习,而且给我解读了世界运行的逻辑。20 岁加入资本集团时,我就决定这将是我终生的事业。
CoinDesk:是什么点燃了您对经济学的热情?
Cathie Wood:虽然与父亲关係亲密,但青春期的叛逆让我刻意迴避他推荐的经济学。直到遇见亚瑟·拉弗教授,他用独特的教学艺术征服了我。每堂课以现实问题切入,用笑话点燃兴趣,最终推导出满黑板公式。他向我们全景式展现经济学派别的思想碰撞:哈佛的凯因斯主义、芝加哥的货币主义,以及他致力推广的供给学派。
这种多元视角让我在职业生涯中颇具优势。当 80 年代华尔街清一色信奉凯因斯主义时,我準确预见了雷根供给侧改革将催生史上最长牛市。即便在利率飙升至 15% 的经济寒冬里,我始终坚信拉弗曲线揭示的真理:过高税率反而抑制税收增长。后来在杰尼森联合公司的 18 年间,我们常邀请恩师来强化这一理念。那些年打下的思想根基,最终让我在投资界走出了自己的道路。
(二)联準会罕见分歧暗藏经济变局?
CoinDesk:联準会刚刚决定维持利率不变,您对利率走势有何见解?
Cathie Wood:今日联準会决议罕见出现两票反对,这是 1993 年以来首次出现双重异议。鲍尔主席向来注重决策共识,如今平衡被打破或暗藏玄机。既有明年五月任期将至的政治考量,更折射出深层经济隐忧。
两位异议理事可能洞察到了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、关税传导失灵等迹象,预示通膨将持续回落。就业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,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攀升,这反映出初级岗位正被 AI 加速取代。我们监测到住房通膨已现下行拐点,但统计滞后性掩盖了真实趋势。若高利率环境持续,房价实质性下跌将成为解决住房危机的唯一出路。
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「滚动式衰退」向「超预期复甦」切换的前夕。随着政策不确定性消退,未来 6-9 个月生产率跃升将成为最大亮点。机器人、储能、AI、区块链及基因定序等技术突破,正在创造史无前例的通缩动力。这种「创造性破坏」将带来两极分化:对创新者是良性通缩,对守成者则是致命冲击。当前主流经济学家严重低估了这场通缩革命的深度与广度。
(三)监管鬆绑+AI 革命,以太坊或成机构加密基础设施核心?
CoinDesk:关于未来 6-9 个月的前景,加密货币在您预见的复甦中将扮演什么角色?
Cathie Wood:监管转向正重塑创新格局。从盖斯勒时代的「执法监管」转向立法引导的友好框架,这一转变正加速推动「代理型 AI」的崛起:未来 AI 助理将自主决策并协同工作,这需要智慧合约作为底层支撑。当 AI 代理与媒体平台自动结算时,区块链与 AI 的融合价值凸显。
随着监管破冰,传统机构正大举布局区块链,这不仅能将支付成本从 3.5% 压缩至 1%(全球资产管理规模五年内达 250 兆美元时,2% 的成本节约意味着巨大效率提升),更将催生代理型 AI 驱动的微支付网路。这些创新构成的「数位基础设施」,正在成为下一轮生产率革命的核心引擎,这正是加密经济在新週期中的战略支点。
CoinDesk:您是否将以太坊视为构建高效代理型 AI 生态的基础层?
Cathie Wood:我们持续追蹤机构布局数位资产的协议选择逻辑。儘管 Solana 市场表现更抢眼,但 Coinbase、Robinhood 等机构仍选择以太坊作为 Layer 2 底层。这印证了我们「以太坊将成为机构级协议」的判断。这源于其更去中心化的架构带来的安全性优势,虽然交易效率不及 Solana。
1940 年《投资公司法》的「不良收入」条款限制基金透过 ETF 获取曝险,当单项投资利润佔比超 10% 可能丧失税收优惠。
如今我们突破这一限制建立以太坊头寸,其价值不仅在于资产储备。作为 Circle 的早期投资者,我们观察到以太坊网路正成为稳定币爆发的主要载体,未来质押收益将进一步提升其效用。这与 MicroStrategy 单纯囤积比特币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。
(四)长期看涨比特币,量子风险尚早
CoinDesk:您对比特币的立场是否有所改变?我知道您此前预测 2030 年比特币将达到 150 万美元。这一预期是否有所调整?
Cathie Wood:若论过去十年的最大误判,我们最初设想比特币将在新兴市场承担如今稳定币的职能。Tether 共同创办人 Paolo 坦言,直到疫情期间才意识到 Tether 已成为新兴市场获取美元曝险的革命性工具。年轻人开始教父母「不必再去黑市换汇」。
稳定币的爆发式普及确实超出我们预期,这促使我们在《2025 宏大构想》模型中可能微调新兴市场权重。但比特币的两大核心价值支柱始终未变,其一是机构配置数位资产的入口,其二是黄金的数位化形态。
基于此,我们维持原有预测框架。在牛市情景下,比特币五年内突破百万美元的目标依然成立,甚至可能大幅超越。
CoinDesk:作为以预见技术变革闻名的投资人,您如何看待量子计算对比特币安全的潜在威胁?
Cathie Wood:我们设立首席未来学家职位,专门研究这类关乎存续的议题。前研究总监 Brett 与链上分析权威 David Puell 持续监测相关进展,目前量子计算仍处于量变阶段。
Brett 预测量子威胁最早可能在 2030 年代末显现,因为 AI 的进化速度已远超预期,甚至突破我们这些长期观察者的想像。许多原计画依赖量子计算的难题将被 AI 率先攻克。
AI 训练成本年降 75%、推理成本年降 85-98% 的指数级进步,使其性能曲线持续突破天花板。这种算力驱动的技术範式正在重塑投资方向,我们更聚焦 AI 的潜力边界,这才是当前真正的变革主线。
(五)ARK Invest 的加密货币配置方法论
CoinDesk:在比特币之外,目前最值得关注的协议或项目有哪些?
Cathie Wood:我们目前形成「比特币 + 以太坊 + Solana」的核心配置矩阵(虽曾重仓 Solana,但已根据市场动态调整仓位),同时持续监测 Layer 2 发展。
我们正为传统金融从业者编制专项报告,运用夏普比率等量化工具解析数位资产的收益风险特徵。借鑒《比特币月刊》模式,未来将定期发布以太坊、Solana 等链上数据分析。这些区块链特有的透明指标,正在构建传统市场不具备的新型评估维度。随着更多协议成熟,我们的研究版图将持续扩展。
CoinDesk:您刚才列出了三大加密生态系。那么在加密股票领域,是否也有您看好的前三名标的?
Cathie Wood:在我们的核心投资组合(ARKK、ARKF、ARKW)中,Coinbase、Circle 和 Robinhood 形成战略三角。虽然 Robinhood 是混合型标的,但回溯三年前季度会议记录可见,我们所有质询都聚焦其加密业务布局:「用户需求明确,你们的战略在哪?」因其当时迟疑我们曾减持,如今其分析师日展示的加密产品矩阵印证了转型决心。
MicroStrategy 虽为比特币标竿企业,但未入前三。我们更看重 Coinbase 这类「生态风向标」的多元化价值。随着以太坊获机构认可,Bitmine Immersions 等新兴标的也开始进入战略观察名单,这反映了我们「基础协议 + 应用生态」的立体布局逻辑。
(六)ARK 的三大战役:监管、透明化与 AI 挑战
CoinDesk:哪些「生存级问题」最让您夜不能寐?
Cathie Wood:真正让我们夜不能寐的,是过去四年美国灾难性的监管走向。我们甚至开始认真考虑将更多研究转向海外。尤其在区块链领域,美国的创新活力正被彻底扼杀。要知道区块链代表着下一代网路革命,就像当年网际网路让美国主导科技革命那样,我们却正在主动放弃这场规模更大的技术迭代。
从投资角度看,欧洲等市场存在监管碎片化和地缘风险。我们曾公开在某次直播中称 SEC 主席盖斯勒是「创新的威胁」,说完才惊觉,我们可是受 SEC 监管的机构啊,这种表态确实存在商业风险,但当其威胁到美国科技企业根基时,我们必须站出来发声。
CoinDesk:为何选择在社群媒体公开分享交易资讯?这种资讯透明化策略对您的业务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?
Cathie Wood:2008 年金融危机后,我们观察到共同基金正被 ETF 取代的趋势。作为主动型投资者,我萌生了一个想法:将主动策略装入 ETF 架构。这一创新不仅透过使 ETF 费用更透明降低了投资成本,更回应了后危机时代市场对透明度的渴求。
当同行要么转向被动投资,要么追逐「美股六巨头」导致投资同质化时,我们专注布局创新领域。儘管这一策略在 2021-2024 年科技股独涨的牛市中备受冷落,但今年行情扩散验证了我们的判断。
疫情期间免费分享研究报告、公开交易记录的做法,意外在亚洲引发病毒式传播,塑造了全球品牌。基于经济学背景,我在 2020 年 3 月就预判到巨量刺激政策 + 储蓄率飙升 27% 将引发经济过热。这一判断最终应验,但随之而来的升息风暴对非巨头创新型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。
CoinDesk:是否曾担忧 AI 可能超越 ARK 的投资能力?
Cathie Wood:目前 AI 最容易取得突破的,是在被动投资和基準敏感型策略领域。这也正是许多投资者在「美股六巨头」独佔鳌头时期转向的领域。相较之下,我更警惕基準敏感型策略或量化策略的风险,那些依赖因子分析的量化模型(成长性、现金流品质、波动率、获利能力等传统指标)。
当量化分析师研究我们的策略时,他们发现大量无法用现有因子解释的「残差」。这正是因为未来不会简单重複历史,而我们恰恰投资于未来。量化模型本质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回溯,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。
我认为 AI 将很快颠覆传统量化策略,使其彻底商品化。但我们的策略依赖原创研究,这些内容可以餵养给 OpenAI、Grok 等大型语言模型。虽然 AI 能识别某些模式识别,但这反而会提升我们的研究效率。比如我们核心的「莱特定律」分析工作,AI 将大幅减轻我们在这类耗时研究上的负担。
(注:莱特定律是摩尔定律的姊妹定律,指的是产量每翻倍,成本按固定比例下降)
但我绝不低估人类智慧的价值,特别是我们研究团队的创造力。AI 与人类研究员的协同效应,将把我们的投资能力推向新高度。
(七)与「年轻的 Cathie」对话
CoinDesk:如果您能回到过去,与那个尝试各种可能性的 20 岁的自己对话,您会告诉她什么?
Cathie Wood:我会讚赏她开放包容的心态。那段探索的时光确实令人享受,大学时期正是尝试各种可能性的最佳阶段。
投身热爱的领域能带来持久的满足感。我职业生涯前二十年播下的创新种子,如今已开花结果。
回顾 90 年代末的网路泡沫,首日暴涨四倍的 IPO 凸显市场狂热。以基因定序为例,2003 年单次成本高达 27 亿美元,如今仅需 200 美元。技术成熟度与市场表现的反差,恰恰印证了群体非理性。
当前市场呈现健康态势,在普遍谨慎的氛围中,AI 医疗等前沿领域正稳步发展。同时,投资机会正从科技巨头向区块链等新兴资产扩散,这完全符合预期。
..:: 版权声明 ::..
- 网站旨在为用户提供资源整合服务,所有数据均由用户上传或发布,并力求提供准确有价值的相关资源。.网站只做相关资源展示没有做具体测试,希望网友自己区分下 。
- 若涉及到侵权违法的链接,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- 我们会定期进行数据更新和优化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。致力成为一个资源整合平台,提供各种网站资源的下载和能满足用户的游戏资讯。
- 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支持,我们将持续努力提供更好的资源整合服务,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