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> 其他杂谈>> 那咋了/受着/包的/逆天/难绷是什么梗?什么意思?抖音热梗那咋了/受着/包的/逆天/难绷详解

那咋了/受着/包的/逆天/难绷是什么梗?什么意思?抖音热梗那咋了/受着/包的/逆天/难绷详解

为暗黑FANS提供最客观的资讯…… diablofans.com.cn

作者:佚名 更新:2025-11-28 收藏本文 标签:

    这些词是2024-2025年抖音和小红书上爆火的“抽象口头禅”系列热梗,属于“网络烂梗”升级版,已从线上渗透到线下课堂和职场聊天。

    11月热度再起,因为中小学生课堂滥用被央视点名,引发“说好中国话”讨论。简单说,这套梗=当下Z世代的“精神内耗解药”,既解压又自嘲,但也让长辈“听不懂”。

QQ20251128-120139.png

    一、梗的整体起源时间线:最早在2023年零星出现(如“逆天”从游戏吐槽来),2024年7月抖音年度热梗榜单集体上榜(如“那咋了”被列为“拒绝内耗”代表)。2025年11月,教育部专项整治“烂梗滥用”,反而推高热度——话题#网络热梗课堂入侵#播放量破15亿。

    传播路径:抖音短视频+小红书笔记+校园口头禅。典型视频:抽象博主用这些词配搞笑BGM,模拟“情绪过山车”(e.g.上一秒开心,下一秒“难绷”)。X上11月以来相关帖超5万条,多为“年终总结:我只会说那咋了”。

    文化背景:反映“内卷一代”的佛系态度——面对压力,不纠结、不反抗,就用这些词“躺平”表达。杭州日报11月报道:青少年用它当“社交通行证”,但家长视作“语言失血”。

    二、每个词都万能,但别混用否则“逆天”。那咋了(最高热度,抖音搜索量月破2亿)意思:相当于“然后呢?关我屁事?”或“无所谓啊”。核心=拒绝精神内耗,面对质疑/坏事,直接怼回去,体现“老子不care”的洒脱。

    起源:2024抖音热梗榜,源自视频中有人吐槽“这梗真烂”,回复“那咋了”。2025年延伸到职场:老板问“为什么迟到?”,回“那咋了”。

    经典用法:职场:加班通知——“今晚通宵?”“那咋了,受着呗。”

    情感:前任复合——“我还爱着别人呢”“那咋了,包的。”

    抖音视频例:吃货秤重超标,镜头怼脸:“胖了10斤,那咋了?继续吃!”(播放量5000w+,弹幕全“那咋了”)。

    受着(自嘲担当,月用量1.8亿)意思:“忍着吧/扛着点”,表示被动接受坏事,但带点无奈幽默。不反抗,就“受”了。

    起源:2024小红书笔记,描述“生活多难受,就受着”。11月X帖中,常配虐猫梗反讽:“被猫抓了?受着,谁让你逗它。”

    经典用法:生活:下雨没伞——“淋湿了,受着,下次带。”

    游戏:队友坑人——“又输了,受着,下把carry。”

    抖音视频例:健身失败,肌肉没长——“疼死我了,受着,继续卷!”(系列视频总播放3亿,评论“受着党”报道)。

    包的(保证梗,东北味儿重,月用量1.5亿)意思:“包在我身上/没问题”,口语化承诺,带东北方言味儿(原为“包了”)。用于自信回应或安慰,等于“稳的,放心”。

    起源:2023抖音东北博主视频,承诺“事儿包的”。2025年11月杭州新闻报道:成中小学生口头禅,如“作业不会?包的,抄我的。”

    经典用法:友情:聚会AA——“我请,包的!”

    恋爱:吵架后——“下次不这样了,包的。”

    抖音视频例:挑战失败重来——“这次跳伞成功?包的,看我的!”(失败后转“那咋了”,神转折,点赞破亿)。

    逆天(吐槽神器,月用量1.7亿)意思:“太离谱/太荒唐了”,形容事超乎想象的蠢/奇葩。源自“逆天而行”,现在纯抽象骂人/自嘲。

    起源:游戏社区(如王者荣耀“逆天操作”),2024抖音抽象区火。11月X视频中,黑历史梗用“逆天”化解。

    经典用法:日常:同事奇葩——“他穿拖鞋上班,逆天。”

    自嘲:考试挂科——“我昨晚通宵玩,逆天了。”

    抖音视频例:抽象舞挑战,动作变形——“这步子逆天,难绷!”(BGM配《坏猫之歌》,衍生无数)。

    难绷(崩溃代表,月用量2.1亿,最易共鸣)意思:“忍不住了/要笑/要哭/尴尬死了”,形容情绪绷不住,像“面具掉地”。源自“绷不住”,现在泛指任何极端反应。

    起源:2024抖音情绪视频,源自“痛苦面具”装备梗(王者荣耀)。11月课堂版:学生听到烂梗,集体“难绷”。

    经典用法:尴尬:聚会冷场——“这笑话难绷。”

    惊喜:中奖——“一等奖?难绷,逆天!”

    抖音视频例:猫咪突然发疯——“平时萌萌的,一攻击难绷,受着!”(橘猫系列,播放15亿,X上11月帖超1k)。

    三、当前热度数据(截至2025年11月28日)抖音话题:#那咋了等系列总播放量超50亿,BGM使用量300w+(多为抽象混剪)。

    X讨论:11月以来超8万帖,最新如“抖音逆天审核,难绷”(点赞500+)。小红书笔记破10w篇,标题多“用烂梗聊天指南”。

    线下渗透:杭州/上海学校报道:课堂上“老师提问错——那咋了,包的”,家长吐槽“代际隔阂”。央视11月新闻:共青团数据,未成年人网龄=年龄,这些梗成“母语”。

    争议:教育部整治中,但年轻人辩护“这是解压方式”。品牌营销借梗,如某饮料广告:“渴了?包的,难绷时喝一口。”

    以上就是小编做的一些整理,希望对您有帮助。


来源:收藏本文 点击:180532次 Www.diablofans.com.cn